<*****@hotmail.com> 於 2012/3/27 下午7:20 寫道:

您好:

在地藏經中有這麼一段:

1.【無間獄者,其獄城周匝八萬餘里,其城純鐵,高一萬里,城上火聚,少有空缺。其獄城中,諸獄相連,名號各別,獨有一獄,名曰無間。】

(解)「說到無間地獄,他的獄城周匝有八萬餘里,他的城純是鐵的,高有一萬里,城上都是火焰聚集,少微一些空缺也沒有的;他的獄城中間,諸般獄所,相連接的,獄雖連接,但是名號是各別的,惟獨有一處獄所,名叫做無間。

2.【其獄周匝萬八千里,獄墻高一千里,悉是鐵為。上火徹下,下火徹上。

(解)「那個無間地獄,周匝圍繞有一萬八千里,牆高有一千里,都是鐵做的,上面的火燒徹到下面來,下面的火燒徹到上面去;

想請教地藏經中的這一段,看了白話解釋,還是有一個問題,我想無間地獄指的是周匝圍繞有一萬八千里,牆高有一千里,但為何前一段又說無間獄者,其獄城周匝八萬餘里,其城純鐵,高一萬里,是不是還有其它含意呢?

謝謝 祝平安



Subject: Re: 無間地獄提問

 

您好


第一個問題的《無間獄者》,應是泛指「十八層地獄」


第二個問題的《無間地獄》,也就是《阿鼻地獄》,是指「十八層的最底層」


也有寫在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卷中「地獄名號第五」:「閻浮提東方有山,號曰鐵圍,其山黑遂,無日月光,有大地獄,號極無間,又有地獄名大阿鼻,復有地獄,名曰四角…」


不知道是否有解答到您的問題?


祝你平安


By Ena


 <*****@hotmail.com> 於 2012/3/29 下午10:02 寫道:


謝謝您的回答。

可以再請教地藏菩薩本願經中,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,光目女為救母親而發廣大誓願,而最後光目女如願,母親最後也成佛果,和地獄名號品第五中一段: 

「業力甚大,能敵須彌,能深巨海,能障聖道。是故,眾生莫輕小惡,以為無罪,死後有報,纖毫受之。父子至親,岐路各別。縱然相逢,無肯代受。」

我的問題是光目女母親生前造了業,而光目女孝順救母發廣大願,這樣算代受還是光目女發願的功德迴向給了母親所以才證果。

如果是代受那和地獄名號品第五這一段是不是就有出入,而如果是後者那是不是說明業障可以透過功德來抵消,包括我們迴向給他人?

不知道有沒有斷章取義,還請見諒,感謝不吝指教!

謝謝 平安

 

Subject: Re: 無間地獄提問
From:小緁

Date: Fri, 30 Mar 2012 14:08:52 +0800
To:
*****@hotmail.com


您的問題我要循序漸進的解釋:


光目女在過去世中都有累積很深厚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緣,在這一世中除了發願外也是有行善助人,才得已到達菩薩的果位。


「一人得道、九玄七祖都可以升天」:
這是說一個人如果修的好,他可以帶自己過去的親人回天上,免受地獄之苦。


為什麼呢?


因為當一個人可以修德、修身、修功果到一定的果位,那表示他在人世間幫助過很多人,上天才會給予這個果位。所以我們不斷的在幫助眾生的親人,上天就會來照顧我們的親人,所以修到一定程度的人,可以帶回去的親人就愈多。


另外,功德迴向】的必要條件是:要有欠對方。


所以光目女將功德迴向母親,幫她還一些業,讓她母親先脫離三惡道,而後投胎轉世成人,但本身福德、因緣之故,所以那世還是短命,但是沒有再造惡業,後來的未來世又投身為修行人,百歲後修成佛果。

 


《地獄名號品第五》中:
「眾生莫輕小惡,以為無罪,死後有報,纖毫受之。父子至親,岐路各別。縱然相逢,無肯代受。」


這是指一般沒在修行的人,在人世間沒有功果可升天,過往後都會去地府接受刑罰,就算在地府遇到親人,自身都很苦了,要如何幫忙親人呢?就算我有欠這個親人,但是本身已無肉身可行善積德了,要怎麼做功德幫助他們呢?


佛說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。


有這個身體要珍惜不去造惡,並且精進修行,才可以幫助更多人,利人利己。

祝你平安


By Ena


寄件者:  <*****@hotmail.com>
寄件日期: 2012年3月30日 下午 06:01:48
收件者: 小緁


感謝您盡心的回答讓我豁然開朗,謝謝。


 



arrow
arrow

    KAR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